直播整理 | 疫情过后,医疗服务领域将迎来哪些转变?发表时间:2020-03-05 17:32 新冠肺炎疫情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冲击,而作为与本次疫情联系最密切的医疗服务行业也遭遇了巨大的挑战。在医疗服务行业生态环境骤变的背景下,上周三(2月19日)晚20:00-21:00新康界特邀了中信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陈竹给大家进行了关于“疫情过后,医疗服务领域将迎来哪些转变?”的直播分享,下面是小编整理出的文字版内容,供大家学习交流。
主持人:疫情给全国的医疗体系带来很大的挑战,从预防到检测再到治疗,几乎调用了从三甲到基层、从大城市到乡镇的各级医疗资源。虽说吸取了非典时期的大量经验,在面对疫情时能快速做出反应,全国统筹布局,但突发的疫情还是放大了现有卫生制度的不完善,陈老师您认为这次疫情暴露了我国医疗服务领域的哪些不足呢? 陈竹:这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从早期的12月20日武汉就有病例预警,而到1月23日才正式封城,这中间延误了很长时间,从而错过了疾病早期预防的最佳时期。对于这一过程中整个卫生体系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也做了以下总结。 第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非常明显暴露出我国现行的CDC(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临床医学严重分离的状况。 目前来看,国内整个疾病预防的主战场是在各地的疾控中心,但临床却是在各大医院,如政府的医院、卫生部的医院、部队的医院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医院保健机构之间是没有任何上层机构治理关系的。可以说,这也暴露出我国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机构之间职责的不清晰及不划分。这也导致早期即使医疗机构注意到了疫情现象,但在传达到疾控中心的过程中经历了部门与部门之间层层的沟通阻碍。 另外,这次也有媒体报道,虽说经历了2003年的非典之后,政府已经开展了新一轮的医疗体制改革,包括从2003年开始推进的全民医保、大规模建设基层医疗和卫生系统、鼓励民营医疗的发展等,但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的卫生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仍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在卫生信息化建设中,疾控中心与各级医院之间各自为政,医院与医院、医院与疾控中心之间均没有形成良好的信息交互,导致早期传染病误报及漏报的现象严重。 因此,我们觉得在未来打造扁平化的预防和信息沟通体系是很有必要的。构建符合国情的预防和临床体系,需要国家层面统筹整个重大传染病的处理机制,这也是这次疫情事件后需要调整的地方。 第二,政府在公共消费包含教育、卫生和文化等方面的投资比重往往较低。 武汉在医疗教育方面有如此丰厚的资源(有同济协和这种大的医疗卫生资源),却仍出现了隔离病床不够,患者都涌向三级医院的情况,从而造成三级医院大量的交叉感染。这明显暴露了国内在公共消费包括卫生和预防方面的投入比例远远不足,尤其是在基层医疗的建设方面。 以医院为例,1978年全国医院数量大约为9293个,到2018年医院数量才增长到33009个,这相当于40年的时间增长了3.55倍。而在同一时间段,我国的GDP增长了240倍。由此可见,我国在卫生投入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另外还有一组数据,2018年中国卫生领域的财政支出大约是1.6万亿元,占GDP的比重约1.7%,而该数据占比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均达到10%以上。我们认为,疫情过后,国家会加大公共卫生服务设施的投资。 第三,基层医疗市场暴露出来的问题明显。这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分级诊疗制度推进进度严重不足,基层医疗市场的建设以及管理欠缺。 比较一下非典时期和本次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的感染比例,在非典中医护人员的感染比例达15.8%,而本次疫情中,据媒体初步统计,在武汉的基层医护人员早期的感染比例达30%。为何在本次疫情早期爆发过程中有如此多的医护人员感染呢? 这与基层医疗设备的投入及国家对基层医生的教育水平有关。虽说国家在2016年提出分级诊疗制度,但在本次疫情中,包括县级社区卫生中心和医疗机构等在内的基层医疗机构几乎均未发挥早期的分流能力(尤其是以武汉为主的地区)。大量发热患者仍然直接涌向了定点发热医院,并且刚开始政府并未意识到将地区的基层卫生中心及县级医院作为早期社区分流的站点。直到1月23日封城后,在三级医院的隔离住院病房不够用的情况下,政府才开始引导基层患者就近就诊或隔离。 可见,分级诊疗制度并未受到各级医院及政府的重视,分级诊疗在疫情早期并未发挥相应作用。国内的分级诊疗更多还是停留在纸面上,卫生系统的领导在一开始并未完全认识到分级诊疗的价值。另外,国家在口罩、防护服等物资上的战略储备是不够的,可见国家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响应能力不够。虽说国务院已经成立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办公室小组,但办公室小组并未将需要储备的战略资源落到实处,这也导致疫情早期口罩等物资十分短缺,只能靠民间捐赠来填补。
主持人:我国分级诊疗确实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次疫情也看出分级诊疗各司其职的重要性,全科医生也体现了其“守门人”的角色,您认为疫情过后,基层医疗将会有怎样的转变? 陈竹:基层医疗一直是近几年来大家关心的问题,即使是全国上下包括国家层面都认识到基层医疗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但从数据上看,近几年基层医疗依旧没有很大的改善。据每年卫生年鉴披露的数据,截止到2019年11月,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人次达40.4亿,占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的52.1%,可以看到,通过2019年上下导诊、分诊分流的机制,基层医疗的就诊人次达到了要求。而与二级及三级医院相比,基层医院的医生数量只有其1/6,病床数量是其总和的1/10。可见,即使国家开始逐渐引导分级诊疗、上下转诊,鼓励基层医疗发挥早期检查作用,但基层在相应的卫生资源及人员上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充。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最基层的医疗单位,其在辖区范围内的传染病疫情监测、防控知识普及、流行病学调查、医学观察、预防性服务以及协助疾控部门调查处理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实际由于人员、病床及设备等方面的不足,基层医疗机构并未发挥该作用。 基层医院的医生数量只有二级和三级医院的1/6,主要的原因在于待遇、职业晋升通道上,因此未来需要政府在这方面作出改善,从而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到岗。只有这样,基层才能在顶层将就诊需求下放到基层时,有相应的配套人员及设备来满足这些就诊需求。 另外,我个人觉得通过本次疫情,未来对于基层医疗进一步发挥的作用的宣传可能是下一步的重点。因为虽然现在大家都知道分级诊疗,但更多的还是政府通过报销比例的限制、三级医院挂号的措施来强制性限制大家通过基层医疗向上转诊。未来可通过加强对群众的防病知识宣传,引导其镇定对待、正确就医;建立健全基层医疗体系与各级医院的协作联动机制,开发和完善远程医疗指导系统,共建共享医疗数据、建立健全电子健康档案等措施,促进基层医疗体系疫情防控能力充分发挥。 最后,对于整个教育体系的改革。目前来看,中国的全科医生数量及对全科医生的医学教育是非常欠缺的。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全科医生约38万人,与国外那些分级诊疗机制较健全的国家相比,我国的全科医生严重不足。我们觉得未来国家会在医学教育、医学学位上进行较大改革。对于全科医生而言,很可能会有相应的正式的医学学术分支领域诞生。
主持人:很多网友在谈关于互联网医疗的这个话题,有人认为中国的医疗痛点没有通过互联网得到根本性解决,因为这个领域面临的不是连接的问题,而是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的问题。但是在本次疫情中,大家足不出户,互联网医疗的访问量和活跃度迎来了巅峰。这里有一组数据,在疫情期间平安好医生平台的访问人次达到11.1亿,APP新注册用户的数量增长了10倍,APP新增用户的日均问诊量是平时的9倍。由此可见,在疫情期间大家对互联网医疗的使用频率及信任感都有很大的提升。那您认为疫情后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将迎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陈竹:互联网医疗是本次疫情过程中被推上风口浪尖的一个医疗板块,并且从资本市场的角度可以看到,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的股票也屡创新高。您分享的数据很对,在早期,民众因为各地的门诊及民营医疗机构等线下机构都采取关诊的措施,且国家倡导大家在家自诊以避免交叉感染的情况下,不光是平安好医生,微医平均每天的累计服务人次也超过了80万次,互联网医疗在此次疫情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认为未来国家会进一步探索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方向,但我们还是要正确的面对一个问题,虽说互联网医疗在疫情中能解决患者早期的问诊需求及健康咨询或心理咨询方面的服务需求,但其仍然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正确问诊。我们与很多公司及专家沟通后,发现真正的在线问诊其实需要必要的血清学检测和医学影像分析。比如说一个患者有发热症状,那其是否伴随疼痛以及分泌物的颜色、多少,血项的变化情况等都是诊断的必要条件,这对于判断是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心肌性感染还是病毒性感染是很重要的。因此,在病人自述过程中进行症状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却不能作为确定性意义。这也是去年5月国家出台的《互联网医疗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提到只允许互联网医疗采取复诊的方式而不能进行首诊的原因。而本次因为疫情的缘故,大量首诊患者涌现到互联网上,从而出现了像平安好医生这类互联网问诊平台承接首诊患者的景象。 从长远看,我认为未来利用互联网医疗进行首诊这块政策不会放开,这也是互联网医疗的局限性。而未来互联网医疗发展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慢性病的复诊及家庭医生的管理,这是互联网医疗最核心的优势;未来处方电子化、医学影像诊断电子化后的流转及会诊等。慢病管理公司在应对互联网医疗信息化发展,但对于患者去医院的首诊以及需要现场检验的疾病都是互联网医疗短期内无法逾越的鸿沟。未来互联网医疗及线下医疗两者分工,互联网医疗更偏理疗和后期管理,线下医疗则是早期的疾病诊断及治疗。我们认为,互联网医疗不会颠覆目前线下的医疗体制,其更多的是线下医疗的有效补充或病后的有效管理。 主持人:大家可以看到,公立医疗在本次疫情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一如既往的充当了疫情防护的主力军,各省医疗援助队也都纷纷投入到了疫情防护中。然而民营医疗在这次疫情中起到了哪些作用呢?您认为民营医疗领域会有哪些转变? 陈竹:目前很多新闻媒体报道都是在谈各省的公立医疗队伍(包括部队),但其实民营医疗队伍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也接触了很多民营医疗的上市公司,下面结合本次采访的机会给大家进行一些分享。 在疫情的早期,政府的做法可以说是比较武断的。为了控制发热病人的交叉感染,基本上各地政府都采用了“一刀切”的方式,将包括做血透、肿瘤放化疗的机构都叫停,给相应患者带来了较大麻烦。直到2月初,我们才了解到政府将这块陆续开始松绑。而在这一过程中,不少患者因此耽误了最佳的诊疗时期。这种对民营医疗“一刀切”的态度,是民营医疗行业面临的一个困境,可以说这也体现了政府的不信任或民营医疗不受重视的地位。当然,万幸的是,2月份以后,这种特慢性疾病亟需的医疗机构被放开,同时陆续看到一些专科、检验体检机构取消官停,政府也逐渐在纠偏。 回到上述问题,民营医疗在此次疫情中确实发挥了较大作用,也正是因为这些作用,让地方政府甚至国家层面感受到了民营医疗是公立医疗体系的重要补充。比如说,由于武汉的公立医院的检验能力不够,大部分生化检验甚至核酸检验都是民营医疗机构在做的。大家熟知的艾迪康、金域医学等机构都承担了较重的样本检验工作,这也是民营医疗在本次疫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另外,专科医院尤其是检验类的专科医院有非常多的护士、护师以及影像学人才资源。如美年大健康就有较多的影像学设备及人才,其也被充分派到疫情高发区一线帮助公立医院,以弥补护士及检验人员的不足。这是其在疫情中发挥的重要的非捐赠帮扶作用。我认为未来民营医疗这块会有一定程度的进一步开放。 另外,谈到民营医疗服务,药店也算服务业,其在本次疫情中也承担了非常重要的服务职能。药房的执业药师及店员都是有一定的药学或卫生专业培训知识的,有很多官媒也提到其发挥了重要的前哨站作用。 目前来看,政府也通过多种官媒给了民营医疗服务机构参与本次疫情较多的正面评价。我们觉得未来,政府对于民营医疗服务会更加的开放、包容,于特定领域给予鼓励与支持,包括疫前比较严格限制的肿瘤治疗、辅助生殖、大型心血管手术等,这些在以往对其会有严格的牌照或门槛壁垒限制,而未来这部分有望出现松绑。相信在未来,社会公立医院更多的是承担民众的基础病及疑难病的科研工作,而对于非疑难病或生活改善型的治疗可能更多的划分给民营医疗机构。也就是说,未来两种机构的划分会更加明确,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春天也将会到来。
主持人:在这次疫情中,从业者都在感慨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包括像我们中康资讯接触的很多药企及医疗服务行业都在谈,之前并未引起很大重视的数字化转型现在发现其在危急时刻还是很有用的。我记得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陈越良曾号召说,“能不能开发一个服务社区抗疫的软件,这比捐十个亿还管用”。我想问陈老师您认为哪些领域哪些环节在医疗服务行业的数字化会具有真正持续的价值? 陈竹:医疗领域的大数据及数字化已经探讨了很多年,由于涉及伦理、隐私保护及数据合规合法使用的问题而迟迟没有落地。不过,通过此次疫情我们可以发现,在抗击疫情早期的知识宣教、疫情用品通过数字化系统的合理分配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觉得疫情过后,以社区为单位的人群统计、战略储备物资的统计是最早去做的。不过,真正具有持续价值的数字化化不在这方面。我们认为以下三个数字化比较有意义。 第一个,我个人认为是在居民的健康档案这一部分。比如疫情中通过数字化的健康档案筛查有基础疾病人群、需要加强防护的人群、在基础病的基础上本身又有肺部疾病人群等,就可以提前知晓其疾病史从而排除医院检查过程中的早期干扰。这是数字化中最有意义的一点。 第二个,医学影像的数字化。在本次疫情中也能很明显的感受到除了有较多的影像学医生外,在三四线城市,其对医学影像的判断的准确性与时效性是相当匮乏的。我们知道,依据肺炎感染的毛玻璃的CT样片来判断出重症患者是比较容易的,而对于在潜伏期或刚发病的人群,其也有一定的CT影像学指征,但是无经验的医生很难看出来。若是我们将影像数字化后进行一定的编程或远程会诊,就可能会发现一些被遗漏的阳性病例。这对未来不论是疫情的爆发,还是整个影像中心向基层下放,减缓三级医院的诊疗压力及疾病的早期预防都是很有意义的。 第三个,处方的数字化。在疫情过程中,很多慢病患者在线下药店断药的情况下,到网上寻求购药。而网购药品时处方就是很大的问题,一方面,部分不良商家可能不需要患者提供处方就卖药;另一方面,那些真正愿意按处方出售药物的商家没有办法去识别处方的真假。因此,未来国家层面上的处方流转平台势在必行,以保障慢病患者及有特定处方药需求的患者拥有合理的处方药购买权利,且这也是在打击那些滥售处方药的不良商家。
主持人:目前疫情将很多慢病、非急诊的治疗需求都抑制了,您认为疫情过后哪些医疗领域会迎来大增长?作为投资者来讲,有哪些比较好的投资机会? 陈竹:我们最近一两周也在从投资的角度梳理各种好的机会。当然,有些公司被我们推荐并不是说其在发国难财,在这波疫情中有些行业和公司受益是很明显的,这是其早期的准备或者在行业中的地位决定的。 总结而言,我们认为整个医药板块在今年疫情结束后都有望迎来爆发性的反弹。其实,我们之前也复盘了一下在SARS期间医药板块的情况,SARS是在6、7月份得到控制的,在6、7月份之后,整个A股医药板块迎来了一个大幅度反弹。其实,从2002年11月至2003年12月整个SARS持续期间,申万的生物医药指数大约涨了27点多,这也是对今年医药板块的推荐逻辑。当然,医药板块的公司很多,有很多子行业,细分下来推荐如下。 第一个,医疗服务。如体检、眼科、口腔这类医疗服务的需求虽然受到了压制,但是其刚需性是存在的。因此,我们认为即使上述这类公司第一季度受到了影响,但在本次疫情结束后,二、三季度仍然会迎来需求反弹。像爱尔、通策医疗、美年大健康等均对此在做好应对。前面也说过,本次疫情结束后,国家必然会认识到民营医疗服务体系在社会医疗体系中重要的补充作用。因此,我认为下半年国家在这块会出台一些不错的相关政策,并且有些参与了此次抗疫工作的医疗服务公司,如美年、金域医学,国家也给予了其增值税、营业税方面的减免。 第二个,零售渠道。可以看到在本次疫情中,药店不管是在消杀类产品的分发,还是在慢病药在非医院渠道的供给保障方面都起到了明显的作用。零售药店本身也是在这波疫情中唯一开业的门店体系,所以其本身的客流和客单都会相应增长。从这点来看,零售在此次疫情后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 第三个,医疗设备、药物及试剂。本次疫情在各地建医院需要进行大量的设备采购,而首当其冲的设备有监护仪、输液泵,部分可能还需要配备CT、便携式DR,而这些设备相应的个股包括A股的迈瑞医疗、鱼跃医疗、三诺生物等医疗设备制造商。药物包括上海医药的磷酸氯喹、海正药业的法匹拉韦,这些在未来都有可能被纳入国家的战略采购。疫情期间,检验检测试剂也是国家大量采购的物资。受益于这波疫情,IVD会有一个暴发性需求,具体公司包括安图生物、迈克生物、艾德生物,其都为疫情提供了大量的核酸生物检验试剂盒,这也是今年医药领域中确定性受益的公司。 第四个,互联网医疗。其在本次疫情中表现出了重要的线上支持作用。在目前立法不确定的情况下,互联网医疗未来有可能迎来国家的正面引导和支持,特别是在慢病及家庭医生的管理上会给予一定的政策开放。我们认为以平安好医生、微医、阿里健康等为代表的线上管理龙头公司在疫情之后也有望迎来政策的黄金期。 以九州通、上药、国药等为代表的商业公司会不会受益?商业公司的受益可能还是偏间接性的。本次疫情给国家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我们觉得下半年从央行的放水到整个资本市场的放水是势在必行的。我们可以看见,央行已经通过MLF,如降低准备储备金的利率,下半年很可能直接降基础利率来增大对市场的放水。我们知道,商业批发公司都有很高的财务杠杆,基础利率的小幅降低给他们的利润带来的增量都可能在百万级甚至千万级。所以今年大幅的资金宽松,包括央行的放水,对于整个商业批发公司今年的资金链情况可能会有较大幅度的改善。但是从基本面的情况来看,因为商业批发公司在疫情中承担了较多的医院及药店物资保障配送的工作,但过年期间相应的成本也大量升高,所以业绩上是否有弹性,要综合考虑未来国家在增值税、营业税方面具体的返还或减免的措施,期待一些细则出来。
|